暑假期间,为确保全校档案工作不脱节、服务不中断,档案馆统筹部署、合理排班,组织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师生、校友及校内各部门的档案服务和校史馆参观需求。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日常事务处理、核心业务办理、校史馆接待讲解等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发挥了档案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现将暑假期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筹部署明确职责,夯实工作保障基础
暑假前夕,档案馆结合历年暑假工作规律及本年度实际需求,提前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梳理高频服务事项,明确业务办理流程,强调工作纪律要求,确保每位加班人员清晰掌握工作重点与标准。同时,做好档案库房、办公设备、校史馆场馆设施、网站系统等软硬件的检查与维护,提前备齐各类业务表单与材料,为暑假期间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抓实日常事务处理,确保工作平稳运转
全体加班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各项日常基础工作,保障档案馆整体运行有序高效。
高效响应电话服务:累计承接咨询、通知、问题协调等各类电话 51 次,内容涵盖档案去向查询、学历学位认证咨询、名册调取等。工作人员坚持 “首接负责、及时响应” 原则,对能够当场解答的问题立即回复,对需进一步核实的事项做好记录并限期反馈,实现来电处理率 100%、群众满意度 100%。
优化网站信息维护:集中力量开展档案馆网站新闻更新与整改工作,累计整理上传新闻 47 篇,全面展现档案馆工作动态;同时对近几年存在严重错误的新闻进行逐一核查、修改完善,进一步提升了网站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与时效性。
三、聚焦核心业务办理,提升档案服务质效
围绕教学、文书、学生等核心档案业务,精准对接多方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提升档案服务的精准度与高效性。
教学档案服务精准化:针对师生升学、就业等迫切需求,高效开展学信网认证与档案查询服务。协助 36 人次完成成绩单认证,为 27 人次办理学历认证及证明,为 77 人次处理学位认证;邮寄教学档案 13 份,为 33 人次提供新生录取名册、毕业生名册、毕业证书编号等关键信息查询,切实解决了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
文书档案服务协同化:主动对接校内各部门工作需求,提供精准化文书档案支持。协助校史编研查询 2025 年沈大合校后档案 403 件,为马院调取 2018-2024 年会议纪要 109 卷 ,文件91 件,为组织部查找 1989-1991 年党员名册,配合团委整理巡视组材料 12 件;完成 2024 年各部门、学院年鉴及沈大要闻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协助科技处、人事处查询相关业务材料,有效保障了校内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有序推进学生档案流转工作。通过省端系统规范转出 56 名延毕、考公学生档案,妥善处理 3 份遗留学生档案取走事宜;耐心解答 37 人次毕业生档案去向咨询,通过线上指引、电话沟通等方式,协助毕业生顺利完成档案衔接。
校史资料服务专业化:开展校史资料挖掘与利用工作 5 次,组织人员拍摄展板照片、查阅校友录等资料,为校史研究、文化建设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史料支撑。
协调工作高效化:安排专人与计财处对接邮局邮费报销事宜,梳理报销凭证、完善审批流程,妥善解决档案邮寄费用报销问题,实现服务流程闭环管理。
四、强化接待讲解服务,传承校园文化精神
为做好返校校友服务工作,校史馆精心安排接待讲解力量,4 次组织工作人员到校开展校史馆接待服务,累计接待返校校友 88 人次。讲解人员提前梳理校史脉络、更新学校发展成果,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向校友详细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成就、校园文化及未来规划,引导校友重温校园记忆、感受学校发展变化。同时,主动收集校友意见建议,加强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结,为学校校友工作及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校史馆馆长在假期对符莉书屋解说词进行了补充和更正,社团指导教师录制了校史馆的讲解音频,对校史传习社的社团学生进行了网上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学生讲解能力和水平,为传承好校园文化精神积极努力。
五、总结经验促提升,明确方向再发力
暑假加班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检验了档案馆的应急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工作存在不足,如线上服务渠道需进一步拓展、部分业务流程可优化精简等。下一步,档案馆将以此次暑假工作为契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工作流程,针对高频业务制定标准化操作指南,提升办理效率;二是拓展服务渠道,完善线上档案查询、预约等功能,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推动档案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