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第187位。
1月27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科协发普字[2022]12号),沈阳大学自然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月15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辽宁省司法厅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获奖情况的通知》(辽教办[2022]19号),学校被授予2021年度辽宁省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特殊贡献奖、2021年度辽宁省教育系统“宪法卫士”行动计划最佳组织单位两项荣誉称号。
3月2日,学校召开劳动教育工作部署会议。
3月2日,学校召开“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
3月4日,大东区政府与学校联办的“沈阳大学附属学校”揭牌成立。
3月14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辽宁省职业教育“十四五”首批规划教材书目的通知》(辽教办〔2022〕71号), 学校教师刘怫翔编写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和教师古华编写的《中级财务会计实务》()入选辽宁省职业教育“十四五”首批规划教材书目。
3月23日,与学校合作举办环境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英国皇家农业大学为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向学校捐赠N95口罩10000只。
3月25日,共青团沈阳市委下发《关于表彰2021年度“沈阳市五四红旗团委”“沈阳市先进团委”“沈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的决定》(沈团办发[2022]2号),学校经济学院团委被授予“沈阳市先进团委”称号,2019级工业工程专业1班团支部被授予“沈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教师王宏宇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闫泉光等10名学生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团学干部”,李雪宁等21名学生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
3月29日,学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党总支获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第二批)”通报表扬。
3月31日-4月1日,央视CCTV-1综合频道和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和《24小时》栏目,对学校学生黄兴儒在核酸检测现场为师生演奏小提琴和隔离宿舍搬迁时学生留下爱心“小纸条”的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
4月1日,辽宁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学校强化条件支撑,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进行的做法进行通报表扬并作为优秀案例
4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公布2022年辽宁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的通知》(辽教办[2022]95号),学校教师刘静洋主持的“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训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师王海燕主持的“职业技术学前教育0-3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师古华主持的“职业技能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3项课题获2022年辽宁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月30日,共青团辽宁省委印发《关于表彰2021年度“辽宁省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先进团委”“辽宁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员”“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辽团发[2022]3号),学校团委被授予“辽宁省先进团委”称号。
6月7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学校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音乐学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金融学、地理科学(师范)、通信工程、工商管理8个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月16日-17日,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材料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专家组线上考查。
6月24日,受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委托,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来校宣布中共辽宁省委对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级别调整的决定:校党委书记苏文捷提任正厅级,校长赵彦志提任正厅级。
6月28日,学校入选第二批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智库。
7月5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省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遴选结果,学校被确立为辽宁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7月10日,学校教师徐丽军主讲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辽宁地区上市公司资本引入战略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板块(实验空间)。
7月13日,沈阳市两邻学院沈阳大学校区挂牌成立并举办“两邻”基层治理第一期培训班。
7月20日,学校被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8月4日,辽宁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名单的通知》,学校教师崔婀娜被评为“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
8月4日,学校与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共建的“沈阳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8月9日,学校召开2022年中层干部换届动员大会,启动中层干部换届工作。
8月10日,学校与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沈阳大学双碳技术与政策研究院”揭牌成立。
8月12日,学校作为辽宁省首批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试点高校代表,在辽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8月26日,学校被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认定为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
8月29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沈阳大学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批准“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沈阳大学“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的总投资概算为12883.08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资金8000万元,市财政资金4883.08万元。
7月-8月,学校完成对南院学生公寓、浴池、美术馆改造,北院红枫广场、口袋花园改造,南北院管廊改造,卫生所改造等办学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
9月4日,学校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在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出以工业景观、工人、生产场景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作品110件,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潇湘晨报、湘江早报、湖南卫视、长沙晚报、长沙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报道。
9月6日,辽宁省副省长陈绿平来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的教职工。
9月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通知,学校教师于洋申报的科研项目“不同基因型OsALSR1蛋白调控水稻盐碱胁迫耐受性的分子机制解析”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9月,学校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联合举办的公共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首批72名本科生、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项目首批50名博士生先后入学。
10月16日,学校组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全校师生,通过19个点位以集中收看和自行收看两种方式,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
10月21日,学校举办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
10月27日,学校举办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大学联合出品原创诗画音乐剧《国之歌》新闻发布会暨建组仪式。
11月7日,学校举办“劳模大讲堂”劳动榜样进校园活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来校为师生做主题报告。
11月9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2 年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及部分示范基地检查评估结果的通知》(辽教通[2022]237 号).学校申报的沈阳市沈大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辽宁海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沈阳市沈大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3个研究生实践基地入选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11月9日,学校师生代表受邀参加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中俄大学生线上见面会。
11月14日-16日,学校体育教育、历史学、学前教育、音乐学专业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联合现场考查专家组线上集中考查。
11月16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的通知》(辽教办[2022]302号),学校80门课程被认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9门、线下一流课程2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4门。
11月17日,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暨全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1月18日,沈阳首个大学生消费教育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
11月29日,学校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发布的反映疫情防控期间驻校党员干部为学生送餐的原创视频“每日42000份 百余人只为学生三餐”,网络点击浏览量达到4.7亿次。
12月6日-8日,学校承办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第22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暨2022年辽宁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12月14日,学校成立辽宁省纪委监委、沈阳市纪委监委“联建共管”的沈阳监察官学院。
12月26日,学校召开四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2022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